2020年过后,我们该怎么应对社会进程大变局?

前言

影响一个事情的相关因素太多太复杂,以至于我们对事情发展方向及最终结果无法完全掌控。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思索底层逻辑、创造多模型思维、寻找可控范围、形成行动方案。

2020年过去了,思考才刚刚开始,我们更需要放大格局,放小自己,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终于,2020年过去了。但是这一年带给社会和个体的影响不会消失,这只是未来社会进程大变局的开始。

2020年对于我们来说是神奇的一年,不仅仅是这一年发生的各种事情,更是这些事情带给我们意识形态上的冲击。年初假期越过越长我们还不高兴了,美股十天四次的熔断让巴菲特都活久见了,《时代》杂志把2020年称作是世界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年。

简单的因果关系在复杂社会体系里几乎找不到,更多的是相关关系,影响一个事情的相关因素太多太复杂,以至于我们对事情发展方向及最终结果无法完全掌控。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思索底层逻辑、创造多模型思维、寻找可控范围、形成行动方案。

因此,我尝试着从下面五个环节去思索。

1、为什么有新冠疫情:从生物学的角度去理解疫情出现的必然性

2、流行病毒会增多吗:从三个层面分析,人类能否应对这头灰犀牛。

3、从社会发展和人类诉求的角度分析,为什么2020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4、我们要如何应对:我列出了4个很有必要去思考的方面

5、结语和建议

那,我们开始吧。


01 为什么有新冠疫情


疫情对于人类来讲,它其实不是黑天鹅,而是灰犀牛。

我们首先要回答流行病毒是什么?我的理解是,流行病毒是“上帝”的一张王牌,当地球上某种生物发展到没有天敌时,流行病毒就该出场了,它维持着地球生态平衡。

哪些生物能够没有天敌呢,毫无疑问就是人类以及人类的附属生物。附属生物包括人类的农作物、宠物、养殖动物。

农作物有传染病;宠物没有群居,流行病毒不多;养殖动物有禽流感、猪瘟等,这些养殖动物高密度聚集到一起,病毒从此动物到彼动物,在各个个体之间反复传播,加上密集导致环境不堪重负发生了恶化,这就无形中为病毒提供了一个大型的练级场。

也就达成了快速迭代和环境刺激两个关键因素,病毒通过优胜劣汰进化,直至一场流行病爆发,大自然通过病毒减少该生物的密集度,给生态恢复提供机会。

这就是这张王牌参与地球生态不断衍生发展的过程,同理SARS、新冠肺炎等这些大流行病的出现,也是与人口密度增加和生态环境恶化息息相关。

SARS所在的2003年,我国城镇化与国际化程度与现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那时候坐飞机和出国旅游的人较少,现在频繁的人口流动让新冠的传播加足了马力,另外加上西方那种个体大于集体的意识形态也让新冠拥有了官方的传播通行证,一发不可收拾。

从社会角度,个体的自由无疑是需要极力保障的,这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当人类大敌在前时,我们需要从生物学的角度去考虑,我们整个群体的延续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为了维护那种不能当饭吃的某些权力,却去让群体的利益大大受损。

就像蚂蚁大军,碰到火或水时,蚂蚁群体包裹成大团,牺牲一小部分,保证了整个蚂蚁集体战胜困难延续下去,如果纠结蚂蚁个体的权力,那么将一个不剩。

同样面对人类共同的大敌——环境污染,必须跨国界的去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极端的天气频繁发生,并且带来巨大损失。“百年一遇”这个词经常出现,现在发生的森林大火、风暴、洪灾等动不动就是百年一遇。

这次疫情,刚开始西方国家都是无视或批评我国的疫情发展,现在这些国家感染数屡创新高。在二三月份的时候,就算再有想象力的人,也想象不到整个世界会被感染成目前这个样子。

让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也体会到了战时的状态。此次疫情已经充分的说明了:我们人类是多么紧密地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以及面对自然时我们是多么脆弱。

环保和节能已经势在必行,我们已经承诺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


02 流行病毒会变多吗?人类能应付吗?


按照目前的发展,未来几十年人口会继续聚集到城镇,聚集到一二三线城市。生态环境继续恶化,温室效应带来的蝴蝶效应逐步释放,影响逐步放大。人口密度增加和生态环境恶化是流行病毒产生的温床,流行病毒应该会更加频繁的出现。

病毒大致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弱传播强致命,一种是强传播弱致命,我们人类更怕后者。此次新冠就是属于后者,而且新冠在英国地区变异的方向也是传播力更强。那么病毒发生更加频繁,传播力更强,我们人类能够应付吗?先给出结论:能应付。

首先,吃一堑长一智。我们这次的应对策略里面,吸取了很多2003年的SARS抗疫经验,比如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就是参考的北京小汤山。

此次抗疫的同时,我们已经启动或优化了多方面的卫生健康管理办法,来保证以后碰到类似问题的响应速度和最佳决策,包括吹哨人保护及上报流程方面。我们各级管理层、医疗系统、基层组织以及民众在一次次抗疫中,得到了实战经验,一次比一次从容有序,民众和自媒体会对由上而下的抗疫策略更加的理解和配合。

由于国情原因,我们普通人对于左右意识形态没有太多概念,此次疫情,大家在家闷了个把月,通过生与死的极端压力把平时不太显露的意识形态都进行了放大,让我们知道了人与人的不一样,我们与西方的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让我们觉得特别反智。

不管如何,我们都应该放大眼界,认识不同的、多样性的社会,持续的辩证的去了解这个世界。我也是在这一两年开始学习历史与全球政治经济,这将有利于我更了解世界的现在和未来,更了解自己的行为意义。

那西方呢?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吃一堑长一智,但是我知道,历史主体是周期性更替的,如果他们继续无视疫情,疫情会作为外部因素加速社会走向衰败,作死只是时间问题。

其次,科技发展。还是拿新冠与SARS比,现在人口流动性比2003年强度大很多,所以新冠能够快速的传播到各个省市,甚至世界各地。

但同时我们的社会能力比2003年强了更多:强大的工业体系给雷神山医院快速建设提供了保障;成熟医疗资源为抗疫提供了坚实的后盾;现有科研能力和生物实验室可以更快的去研制检测试剂盒和疫苗;普及的智能手机与大数据技术为风险跟踪和城市服务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成熟的移动互联网商业与外卖配送体系保证了隔离情况下生活水平没有受太大影响;视频会议、在线教育、移动办公为减少外出提供了可行方案,诸如此类的应对方式都得益于过去十几年的科技发展。

我经常会拿开车举例子,以前货车司机可以拿个地图跑全国,现在太难了,我路都记不住,交通规则多、违规惩罚重、高架立交把人绕晕了,不要紧,一个导航就可以解决了。

面对疫情等社会问题也是一样,这些都是逐步发展的,正反两面平衡相互制约着往前发展的。我们人类不能太激进,包括人工智能、克隆生物、核技术等,我们能力不够时,不要着急的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另外,人要有敬畏心。

再次,社会结构重构。物极必反,当一个事情的发展突破了现在结构的范围,那么结构的破坏就无法避免了,要么由内而外的发生,要么由外而内的发生。历史上,疫情、饥荒、大灾直接导致历史走向发生改变的有很多,飞蝗在古代中国引起过很多次饥荒,也催生了不少农民起义,以至于威胁皇权,所以被古人看成是虫之帝王,才有了“蝗”这个字。

当某次流行疫情让社会承受不起时,重构在所难免,这也是我认为西方国家不敢怠慢的原因,他们现在看起来比较怠慢,是因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还是有家底的,但是家底总有败光的时候。

当我们无法抵抗频发的疫情时,社会结构重构必然会发生,相信那个时候的社会结构更加擅长与大自然的相处。作为掌舵团体,如果不想被重构,那就要自我革新,与时俱进,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是这个时代国家们的重要课题。

这次疫情已经深深的影响了地球上的每个人,让我们也见识到了合同里的不可抗力因素是有可能发生的,和平与稳定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确定性已是常态。


03 为什么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人类社会发展就是不断满足诉求的过程,越往前发展,诉求越大。我暂且叫这个为“诉求雪球理论”。人往高处走,社会发展也是,过程大致如下:

  • 金字塔顶层人产生稀有的、更高级的诉求;

  • 投入社会资源进行研究;

  • 金字塔顶层人获得该诉求并希望该诉求解决方案更稳定、更安全、更便捷;

  • 中产阶级也期望拥有该诉求,

  • 该诉求逐步形成产业;

  • 金字塔底层也获得该诉求,否则会造成社会动荡;

  • 全人类拥有了该诉求,并成为一项民众基本权力,这个权力也是社会发展的成果,让人类社会更加文明;

  • 金字塔顶层人产生另外一个更高的诉求;

...... ......

这些诉求,促使了社会科技的进步、促使了人类基础生活条件的完善、促使了社会公平逐步照顾到了每个人。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人类的诉求就像雪球,越滚越大,通俗讲就是胃口越来越大了。我们已经无法忍受一点点的权力减少,我们看到了西方民众拒绝戴口罩,不能忍受暂停度假和聚会带来的乐趣,为了一点福利就上街示威游行,竞选者无底线的去为支持者送福利,因为人拥有了就不想失去,欲望越来越大。

诉求包括:减少狩猎时的生命危险、增加农耕亩产、加强面对恶劣天气的能力、增加寿命、减少病痛和病死、获得糖、茶、香料、丝绸等、获得更多的财富、保护自己所拥有的财富、保证自己财富的继承、减少劳动、提高生活环境、周游世界、孩子的精英教育等等无法穷尽的这些诉求形成了今天我们的社会,拥有的我们会让他继续保持,同时去追求更多的拥有。

这些诉求也让我们走过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三大标志性的科技大进步,每次进步能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满足人类更多的诉求。

当科技发展跟不上越来越庞大的诉求雪球时,就是存量世界残杀之时,就是内卷之时,因此发生了殖民、世界大战、冷战、石油等资源掠夺、资本大鳄收割国家之类的事情。就像一个企业,快速发展时期,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当发展停滞,内部各种问题都会暴露出来。

全球经济低迷,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公平和效率、增长和分配、技术和就业等矛盾更加的突出,世界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正在增加。内卷,当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更高级模式的现象。

存量世界,社会财富没有增加时,都是吃老本,人的欲望却是在增加的,再加上金字塔中下层人类拼命往上涌进。已经吃撑为胖子的盎格鲁-撒克逊人自然要行动起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川建国的退群减少财政负担、贸易战打压第二名、黑手段抑制其他科技公司成长、树立外部敌人转移内部注意力之类的动作自然也就通了。

如今,我们的科技正处在黎明前的黑暗时期,新能源革命、新材料革命、量子世界、核聚变、人工智能、生物之类的技术还没有达到实质性突破而带动全球进入下一个发展黄金期,也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个时间还有多久,说不清楚,有可能5-10年,也有可能30-50年。

现在我们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后每年都可以这样讲,一年比一年更惨烈,直至第四次工业革命或者“其他”。


04 作为企业家,我们怎么应对?


企业家一定代表优秀吗?答案是肯定的,能走过来的人必有他过人之处。但是企业家能够一直成功下去吗?

2012年的全球机床排行榜上,大国重器沈阳机床以180亿销售额问鼎世界第一,2019年,再度巨亏50亿的沈阳机床不得不接受破产重组。

为什么?运气不代表能力。

赶上中国四十年发展红利的企业,如果不脚踏实地的经营企业和加大研发,引领或跟随时代发展,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想想你现在的成功有多少是运气成分,多少是能力成分。再对比下,华为的今天,多少是运气,多少是能力。

趋势是可以判断的,个人头上的运气是随机的,能力是可以迭代更新的。

消费互联网的O2O、众筹、P2P、供应链金融、共享经济、社区团购、电商、赋能、网红、直播带货、私域流量、短视频、新媒体;工业互联网的大数据、边缘计算、云平台、人工智能、5G、区块链、物联网、智能制造、数字孪生、工业大脑。这些层出不穷的新概念、新技术、新模式,我们要不要去了解?企业战略要不要有所回应?贸易战、美国打压、疫情,加剧了企业的衰退,加快了新模式的产生.

在如今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的时代下,我们怎么应对?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但是以下几点应该是有必要的:

一、寻找第一性

社会与商业现象层出不穷,但是本质不会变。事情发展方向千差万别,但是底层逻辑有规可循。这也是这篇文章思考的目的。

寻求事物的本质,从最基础的要素去思考,然后再基于这些要素,进行不同的组合,并结合时代的特征进行优化,就可以形成新的表现形式。如果用于商业,那么就是新的商业形态。如何寻找第一性,我通常使用的方法是问五次为什么,对一个问题连续发问5次,每一次发问都紧跟上一个问题的答案,直到最基础的要素。

以2020年最火的直播带货为例,李佳琦、薇娅这些主播们动辄几亿的直播成绩单,罗永浩、刘涛等众多明星加入直播带货,央视国脸帅哥们的扶贫直播带货,让这个新形式快速进入了企业家们的视野,做TO C产品的企业不玩一下直播感觉就已经被社会抛弃了似的。

直播带货本质是什么?

我的分析是:在产品过剩、消费者精力欠缺的年代,主播们代替消费者去寻找好产品,争取最好的价格,并通过视频方式直观的告知消费者。那这个第一性原则是什么呢,消费者需要物美价廉的好产品。

从商业出现的第一天开始,物美价廉的好产品就一直是消费者追求的。还记得十年前的百团大战吗,平台拉拢商家入驻并给优惠,平台用优惠去拉拢消费者进行大量的购买,其实和直播带货的本质是一样的。

好,不变的第一性我们找到了,那变的是什么,变的第一性是什么。

以前大家没有智能手机,看的是电视,听的是广播,像脑白金和恒源祥这样的企业,疯狂投央视广告即可,消费者的时间在这里;现在大家的时间在哪里,在微信,有了微商,在视频,有了直播。

以前物资匮乏,是人找产品,大超市、线下专卖店是主流;现在是物资过剩且信息透明,变成了产品找人,微商、社区团购、直播带货是主流,人货场进行了重构。

以前消费者的信任是依靠产品自身品牌力和广告背书;现在是靠网络口碑、靠熟人或KOL推荐进行背书。

可以看到,变的是跟随时代发展而表现出来的形式,变的这部分本质依旧是消费者注意力、人货场、信任背书的组合,这也是变的部分的第一性。

所以结论是,以不变应万变。企业需要永远专注于为你客户群体生产物美价廉的好产品,然后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去变化,这个变化可以是自营,也可以是外包借力。弄清楚了这些,在千变万化的市场形态中,企业领导者才可以应对自如。

同理,商业的第一性是什么,生活的第一性是什么,交友的第一性是什么,合作的第一性是什么,婚姻的第一性是什么,育儿的第一性是什么,这里就不一一展开,感兴趣的可以与作者熊猫老彭交流探讨。

二、寻找确定性

在古代,假如沉睡两百年,当你醒来时,你的村庄、你的生活方式、你的农耕方式,除了周围的人变了,其他的基本面不会变,你不会被时代所淘汰,你可以用你手艺继续工作挣银钱。

现在呢,不需要让你沉睡,你还在学习,你都会可能被时代所淘汰,你的工作或者工种可能已经被机器人代替或者直接消失了。

未来很多工作都将被代替或消失,那大部人怎么工作谋生呢。这个不用担心,就像在一两百年前,中国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只会种田,你对他们说以后不需要这么多人种田了,他们肯定会问我们什么都不会,那我们拿什么谋生。现在社会的机会不也是很多的么,除了第一产业,因为人类不断增加的诉求,我们已经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了,后者比例还在增加。

农民工、流水线工人、货车司机、配送员、码农、服务员等吸纳了很多劳动力。当然这些工种将来也会大部分消失,同时也会有不同新的工种产生,有新颖的商业模式产生。小儿编程已经逐步从幼儿园开始普及了,下一代人不懂编程,他无法与智能世界交流,就相当于现在的文盲。

另外当社会财富增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获取资源的方式可以不需通过我们的直接参与了,普通人已经不需要工作,工作的目的可能不是为了获取薪酬,而是要通过付出自己的价值来获得成就感,这将又是另外一个社会形态。

变是唯一不变的,我们一直在找什么是变的,以便去跟上时代步伐。但是我们做企业不是做吃瓜观众,制定企业方向,必须要依据确定性的事情做基本盘。

现在确定的事情有很多:

Z时代:10-24岁年龄段人口总计有18亿人,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4%,未来十年将由他们主宰,他们生于互联网时代,他们在数字领域有许多共性。由于他们出现所引发的业务转型--企业目标、可持续性、工作方式、数字化的应用以及新商业模式。新时代转型浪潮呼之欲出。

老龄少子化:人类更自由,选择更多,我们个体就越焦虑。过去,我们都是种田的农户,没有其他选择,作为个体也就无欲无求,开开心心的种田就好,多生孩子,多些劳动力,养娃防老。现在不行,可追求的太多,压力太大,没有精力和金钱。

新媒体传播:抖音有毒,拿起来,人就被控制的死死的。一天24小时,除了工作睡觉吃饭,所有的商业主体都在为争夺你这几个小时的关注而进行厮杀。

过去,根据特劳特定位理论形成的好产品,加上央视媒体渠道的大量投入即可,现在,作为企业你知道你的客户群体的注意力在哪里吗?他们注意力的转移对你的企业有什么影响?

节能减排进行时:疫情的冲击,让大家更注意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已经是国家既定策略,以后企业碳排放需要有资格,你要么降低能耗、要么通过光伏等新能源产生绿证、要么花钱购买别人的排放资格,企业自身必须进行脱碳转型,重新定位自己的业务,保护长期价值。

数字化转型:利用新的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来解决企业一些固有的问题,并给企业带来新的高度,大企业可以全面布局,让数字化能力成为企业新的竞争力;中小企业从痛点入手,通过数字化技术,单点的解决企业发展问题,为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

我经常打比方,以后企业竞争,数字化就是全新的武器,对手的武器是大炮,而你的武器还是刀剑,这个仗还怎么打。如果说4G改变的是我们的生活,那么5G改变的是我们的社会,其80%的流量和价值在物联网,在工业互联网。

确定的事情还有很多,寻找到与我们相关的确定性,依据此,做战略基本盘。

三、寻找第二曲线

术业有专攻,这句话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

但是多元化的今天,“副业”这个词任何人都会有所考虑,目的各异,有的是补贴家用、有的是兴趣爱好、有的是创造更多自我价值、有的是创造人与人的链接、有的是为下一个机会做尝试。副业会影响主业吗?经我观察,“副业”做的好的人,能力都不错,积极主动,反而会促进主业的发展。

任何行业在任何时候,大环境都一样,“三浪叠加”,即旧模式的前浪、正当时的中浪、新模式的后浪。旧模式依然有市场,离淘汰还有一点时间;正当时模式正在创造行业的大部分盈收,但是市场竞争格局基本已定型;新模式代表未来,代表机会,但是还在摸索中,需要大量研发投入,方向还不清晰。

潮水一浪一浪的扑向海滩,企业要有所布局,也就是在适当时机发展企业的第二曲线,关于第二曲线理论,感兴趣的可以阅读混沌大学创办人李善友教授的《第二曲线创新》一书,可以避免柯达、诺基亚们的断崖式衰落,较好解决创新者的窘境,更从容应对三浪叠加的市场变化。

有副业、有第二曲线,已经成为适应这个社会发展的一个标配内容了。

四、做终身学习者

环境塑造人,身处变化如此快的时代,不学习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以前学一个手艺,要拜师,先给师傅打杂5年再说,然后干这个事情一辈子,为什么?除了在那个师傅那里学习,你没有地方可以去学。

现在你要学什么,网上一搜就知道了所有,信息大爆炸,获取信息太容易了,甚至不用你去搜索,这些信息拼命的去找你,因此微信里收藏了一堆链接,书架上买了一堆书籍,看的速度跟不上收藏的速度。现在如果你说这个东西我不会,那只能说明你懒,没有其他原因。

学习能力越来越重要了,如何在碎片化时间里快速提高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能力。每个人有自己的方法,我也有自己的一套可行的方法,这个可以单独写一篇文章与大家交流。


05 结语


面对一个新鲜事物,不要因为它是来对抗自己旧模式的,就去无视它甚至排斥它,要保持谦卑,多向年轻人学习。

包容心是第一步,用空杯心态去接纳新事物。很多事情传播到我们这里时,其实它已经发展很久了,如果你还排斥它,不去了解,真的就你无关了。

2018年我看一份人工智能报告时,我惊讶的发现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数量已经走过了高峰期,走下坡路了,行业头部玩家已经形成。当几年前我们听到比特币和区块链一头雾水时,它其实已经存在12年了。

工作与生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我们需要对工作、生活、学习有个平衡,需要重新思考成功和幸福的定义。

放大格局,放小自己,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2020年过去了,这一年可以单独写一本历史书。

2020年过去了,你的思考才刚开始。

标签:
作者:晋显本色
舞台上有你,就演好角色; 舞台上没你,就静静地做观众;
版权所有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或注明出处:http://www.wusihan.com/post/36.html

相关文章